当前位置:首页 > 规划设计 > 正文

简述公路用地范围

接下来为大家讲解规划设计公路用地分类,以及简述公路用地范围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公路用地范围是怎样规定的

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小于 3m 二级公路不小于 2m 范围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2 、在风沙、雪害等特殊地质地带,设置防护设施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用地范围。

2、法律分析:指公路两侧边沟(截水沟、坡脚护坡道)外缘起不少于一米范围的土地,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公路用地的具体范围由县级以上人民***确定,但最低不少于1米。

 简述公路用地范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公路用地范围是指公路两侧边沟,外缘起不少于一米范围的土地,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公路用地的具体范围由县级以上人民***确定,但最低不少于1米。

4、由国家、省、市规定。公路用地范围是由国家、省、市、县等***部门根据道路规划和建设需要进行规定的。公路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城市化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5、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的距离标准为:(一)国道不少于20米;(二)省道不少于15米;(三)县道不少于10米;(四)乡道不少于5米。

 简述公路用地范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 公路两侧建筑范围是:在公路两侧修建永久性工程设施,其建筑物边缘与公路边沟外缘的间距为:国道不少于20米;省道不少于15米;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不少于5米。

道路等级划分标准

功能和流量进行划分,中国大陆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公路、四级公路,共五个等级(数字分级是传统等级体系,高速公路是新来的)。

城市道路等级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各级红线宽度控制:快速路不小于40米,主干道30—40米,次干道25—40米,支路12—25米。

行政级别型等级 分为国道、省道、县道。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第六条 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并按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公路和四级公路。

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分类标准

土地等级划分标准具体如下:根据土地的自然和经济的属性,进行调查、测算;按城乡土地特点的不同,土地分等定级可分为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和农用土地分等定级。

最新版国家土地分类标准全文!耕地土地分类主要有水田、水浇地、旱地。园地土地分类主要有果园、茶园、橡胶园、其它园地。林地土地分类主要有乔木林地、竹林地、红树林地、森林沼泽、灌木林地、灌丛沼泽、其他林地。

一级类设3个。即《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大类的界定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四条第三款的规定。二级类设15个。

分类标准如下:一级类设3个,即:即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二级类设15个即原土地利用现状分类8个一级类中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新设的“其它农用地”等5个地类共同构成农用地。

我国土地用途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1、法律分析:《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37-2011,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

2、公园绿地面积计算的变化: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新标准中,强调公园绿地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幼儿园、托儿所的建筑面积的变化: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新标准中,强调居住用地的托儿所、幼儿园应按班计算建筑面积。

3、第401条 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应以本标准作为城市建设用地(以下简称建设用地)的远期规划控制标准。

4、城市建设用地指城市和县人民***所在地镇内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城乡用地指市(县)域范围内所有土地,包括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

5、机场用地 民用及军民合用的机场用地,包括飞行区、航站区等用地 法律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1用地分类包括城乡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两部分,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

6、【答案】:C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第1条规定,城市建设用地共分为8大类、35中类、42小类。

关于规划设计公路用地分类和简述公路用地范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简述公路用地范围、规划设计公路用地分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