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测量 > 正文

工程测量k值怎么算

简述信息一览:

水准测量平均高差怎么算?

1、平均高差的计算公式:h12=S0tanα12+CS02+i1–a2。高差是两点间高程之差,即终点高程减起点高程。用高程测量方法测出未知高程的点时,先从已知高程点测出两点的高差,再计算出未知高程点的高程。

2、平差公式=(闭合差/线路总长)*距离 介绍: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这样就可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工程测量k值怎么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如图,A、B为山地两个水准点。HA为5345m,HB为5039m。各测段的高差,分别为hhh3和h4。

4、水准仪高程的计算公式如下: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 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

水准测量高差怎么算?

以黑面为准,如红面小于黑面,那么肯定红黑加减100。计算如下:后尺黑面中丝读数减前尺中丝读数=黑面高差中数 后尺红面中丝读数减前尺中丝读数=红面高差中数 取其平均值即为高差中数。水准对尺2把尺子常数分别为4687和4787。

 工程测量k值怎么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水准仪高程的计算公式如下: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 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 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

水准仪高程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水准仪是在17~18世纪发明了望远镜和水准器后出现的。

工程上k多少+多少

建筑中的“K”有很多应用,例如测量混凝土的强度、计算用于建筑工程的重型设备的分配、评估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等等。

K其实是里程的标注,kk是改项目在规划中对应的里程。例如k13km,13km里程处;kk40km,该项目总长40km。同时在路政工程中还有zk和yk的标识。

例如在土地测绘中,k被用于表示土地面积,并建立土地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水文测量中,k被用于记录河道、水库等水源的流经距离。除此之外,k在众多工程建设中也被广泛使用,例如道路、隧道等工程的设计和计算等。

K是英语kilometer (千米,公里)的首个字母,表示里程桩号K***(多少千米处)平时的DK中的D是英语,design(设计)的首个字母,表示设计里程桩号。

K是 kilometer 的简写,用在铁路竣工后的里程表示。DK对应指的是施工里程,是施工中使用的里程表示。YDK则是特殊铁路的标示,指右线铁路线路里程冠号 左线右线。

四等水准测量计算方法

1、可以根据测量限差来确定:三等前后最大视距为65m,四等前后最大视距为80m,三等前后视距差不得超过3m,四等前后视距差不得超过5m,三等前后累积视距差不得超过6m,四等前后累积视距差不得超过10m。

2、水准测量国家等级划分为四等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的等级是根据国家水准网来定的。国家水准网布设成一等、二等、三等、四等4个等级。

3、由于水准测量中仪器误差、观测误差以及外界的影响,使水准测量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差,高差闭合差就是水准测量观测误差中各误差影响的综合反映。

4、K为尺常数 有不同的数值,即两根水准尺最底部的读数 一个水准尺的K值为687m,另一个为787,表中单位为毫米K+黑-红为K值加黑面读数减红面读数。该图后尺尺常数为687m前尺为787m。

5、测量闭合后,对比测量高程与控制点高程的高差。

...+***、K2+***具体是什么含义,表达的里程又是怎么计算的

1、道路测量中里程桩K * +***是表示该路线中线位置沿路线曲线中线至路线起点(K0+000m处)的水平距离,也称为路线中桩桩号。

2、出发的时候按一下,开始计算里程数,比如到你公司去,最后看数字,就是你出发到目的地的公里数,单位是0.1KM。平时显示的几万公里是总里程,就是你买车开始到现在的总里程。

3、仪表上面有显示,用方向盘上一个trip按键切换就可以看到了【汽车有问题,问汽车***。4S店专业技师,10分钟解决。

4、在铁路中,DK、K、DIK等都是表示里程的符号。具体含义如下:DK(distance kilometre)表示施工设计时***用的里程,也就是定测时的里程桩号。K(这里特指DK)表示建设项目竣工后统一丈量的里程。

高程测图中,视距差怎么算的啊?

视距差是前视和后视时仪器距离水准尺的距离,二者相减计算即可。无论是电子水准仪还是传统的人工读数水准仪,都要求前后尺视距差及其累计差不能超过一定的数值,这在有关规范中有明确规定。

视距测量计算公式:F=h/L。视距测量是利用水准仪的望远镜内十字丝分划板上的视距丝在视距尺(水准尺)上读数,根据光学和几何学原理,同时测定仪器到地面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的一种方法。

视距三角高程测量的公式: h=s*sina+i-v+f。经典三角高程测量高差计算公式: h=D*tana+i-v+f 式中:s---斜距,D---平距, f---球气差,i---高度差。

水准视距差计算操作步骤:在已知点或者转点立尺,作为后视尺。从后视尺处,沿观测路线,按平常走路的步伐走步,并记下走步的数目,比如50步,在此处假设安平水准仪。

测量中视距指的是测站点到观测点两点之间观测到的距离,如果两点之间在同一水平面上且能通视,那么视距就是这两个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如果两个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那么视距就是这两个点之间的连线。

只知道中丝读数跟距离,水准仪读数先读起点控制的黑面尺即前视尺,差的大就是错误计算高差当然以中丝读数为准,测距离读上下丝测高程读中丝。

关于工程测量加k减k怎么算和工程测量k值怎么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工程测量k值怎么算、工程测量加k减k怎么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