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阐述了关于水准仪红,以及水准仪红黑面高差之差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水准仪的标尺读数方法相对简单,主要分为精确读数面和估读面。精确读数面刻度精细,通常以毫米为单位,适用于近距离观察,只需直接读取即可。估读面的刻度间距较大,为5毫米,遇到远距离或视线模糊时,需要估读出毫米部分。
通常情况下有正反面两种读数,一面为精确读数,刻度精确到毫米,直接读出就行,一般在距离比较近的状态下使用!另一面毫米为估读,尺面显示的是一个格为5毫米,读数时需要估读出毫米,这种也就在距离较远,精确刻度看不清下使用!接下来为您介绍水准仪标尺读数方法。
水准仪读数方法分为精确读数和估读两种情况。当水准仪整平后,对准目标标尺,如5米或3米双面标尺,通过调整焦距使三条横线清晰可见。其中,厘米部分是精确读数,毫米部分需要估读。上丝和下丝的读数之差乘以100,即可得到水准仪到标尺的距离,而中丝读数则代表标高。
水准仪的标尺分为正反两面,每面都有不同的读数方式。一面是精确读数,通常用于近距离测量,刻度可以达到毫米级别,直接读取即可。 另一面是毫米估读,每个格子代表5毫米,需要估读出毫米值。这种读数方式适用于远距离测量,当精确刻度难以辨认时使用。
水准仪标尺的读数方法如下: 首先,将水准仪放置在平稳的地面上,并确保仪器水平。 调整水准仪,使望远镜对准水准尺。 观察望远镜中的水准尺,找到最接近视线的水准尺上的刻度线。 读取视线下的第一个完整刻度线,这是最小读数单位,通常为毫米或厘米。
前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后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1、双面水准尺是成对使用的,一把双面水准尺的黑面刻度从0开始,红面刻度从4687mm开始;另一把的黑面刻度也是从0开始,但红面是4787mm开始。四等及以上水准测量要使用双面尺,黑红双面读数是为了剔除粗差、减弱误差,提高精度。
2、在水准尺的构造中,红面和黑面代表不同的基准面。黑面的基准是零,而红面有一个特定的起始值,这个值通常是4687或4787,两种情况下的共同特点是它们距离下一个整数刻度线都是13毫米。 这样的设计在进行水准测量时提供了便利,可以通过红面和黑面的差值轻易地计算出实际的高程差。
3、红黑面尺的红面起始零刻度是0,黑面起始零刻度是4687或4787,这样红黑面读数就不会一样,观测人员读完红面读数后,再读黑面读数,记忆力不会造成干扰,可以有效起到复核的作用。
4、双面尺必须成对使用,两根尺黑面起始读数为零,红面起始读数分别为4687mm和4787mm,就四等水准测量来说。比如4687这把水准尺,如果黑面读数为1000mm,假定没有误差,则红面读数应该是5687mm。但是实际上测量总是有一定误差,所以黑红面读数差(黑面读数+4687-红面读数)的大小能反映观测精度的高低。
5、规范对黑面与红面的读数差有明确规定,即(后视黑面+4687mm/4787mm-红面)与(前视黑面+4687mm/4787mm-红面)之差应小于或等于5mm,而每一把尺的读数差应小于或等于3mm。 水准尺的长度通常为3m,一对尺包含两根,一根为黑面尺(主尺),另一根为红面尺(辅尺)。
6、因为水准仪只是提供一个水平的视线而已,所以它所测的前后尺的读数会因为你水准仪的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同一两点间高差是一样的,可是因为观测、仪器误差等改变仪器高两次所测高差值可能会不一样,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就是你上面写的高差之差小于5mm可认为合格的原因。
在水准测量中,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通常***用双尺校核法。这种方法中,塔尺在测量同一位置时,黑面和红面的刻度差定为4687或4787。这是因为黑面尺的底端起始读数为0,而红面尺的起始读数则为4687或4787。具体来说,当我们在同一位置进行测量时,黑面尺读数与红面尺读数之差应当恒定在4687或4787。
双面水准尺是成对使用的,一把双面水准尺的黑面刻度从0开始,红面刻度从4687mm开始;另一把的黑面刻度也是从0开始,但红面是4787mm开始。四等及以上水准测量要使用双面尺,黑红双面读数是为了剔除粗差、减弱误差,提高精度。
在水准测量中,计算高差中数的方法如下:后尺黑面中丝读数减去前尺中丝读数即为黑面高差中数;后尺红面中丝读数减去前尺中丝读数即为红面高差中数。取这两者平均值,即为高差中数。水准测量中,常常使用2把尺子,它们的常数分别是4687和4787。
校核常数K为4687或4787,因为你所用的校核方法是双尺校核法。
读数差正常,要平均。黑面都是以0开头的,但两尺红面一个以4687,一个以4787开头,如果高差在0.1m以内,就会出现正负不同。
1、“K+黑-红”是指将K值与黑面读数相加,再减去红面读数。 在具体读数例中,如果后尺的尺常数为687米,前尺为787米,那么计算“K+黑-红”的结果如下: “K+黑减红”即687 + 0.522 - 2111 = 787 + 561 - 347。 关于水准观测,应在标石埋设稳定后进行。
2、K+黑-红计算公式指的是将黑面读数加上尺常数K,再减去红面读数。这一差值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差,对于四等水准测量,该限差为3毫米。通过这一计算可以判断所使用的水准尺常数是4687还是4787。 高差中数的计算方法是将黑面得到的高差与红面得到的高差相加,然后除以2,以求得平均值。
3、K+黑-红的计算方法是指将K值与黑面读数相加,再减去红面读数。具体来说,如果一个水准尺的黑面读数是0.522袭迹毫米,红面读数是2111袭迹毫米,那么K+黑-红的计算结果为687米 + 0.522毫米 - 2111毫米。 在所给示例中,后尺的K值为687米,前尺的K值为787米。
4、K+黑-红的计算方法指的是将红面的中丝读数(即水准尺上的中点读数)减去黑面的中丝读数,然后加上对应的K值。 在提供的图中,-2的结果来自687(K值加黑面中丝读数)加上0.522(黑面中丝读数)再减去211(红面中丝读数)。
5、K为尺常数 有不同的数值,即两根水准尺最底部的读数 一个水准尺的K值为687m,另一个为787,表中单位为毫米K+黑-红为K值加黑面读数减红面读数。该图后尺尺常数为687m前尺为787m。
6、在普通水准测量中,木质标尺的红黑面K常数指的是双面水准尺的红面分划与黑面分划的零点差。这个零点差是固定的值,对于三等水准测量,黑面尺底端起始数为0,而红面尺起始数则为4687或4787。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尺常数误差不得超过2毫米,这是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1、前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前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后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2、双面水准尺是成对使用的,一把双面水准尺的黑面刻度从0开始,红面刻度从4687mm开始;另一把的黑面刻度也是从0开始,但红面是4787mm开始。四等及以上水准测量要使用双面尺,黑红双面读数是为了剔除粗差、减弱误差,提高精度。
3、首先,将水准仪对准后视尺的黑面,读取初始读数。 接着,旋转望远镜,将水准仪照准前视尺的黑面,记录前视读数。 然后,将前视尺转换到红面,再次照准并读取红面的读数。 接下来,旋转望远镜,照准后视尺的红面,最后记录后视读数。
4、首先,照准后视的黑面尺,读取判读数。 然后,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的黑面尺,进行读数。 接着,将前视尺换到红面,照准后,读取判读数。 最后,旋转望远镜,照准后视尺的红面,进行读数。这样描述应该更清晰了。
5、水准尺通常为双面尺,其中红面尺底的刻划有两种可能的起始值:4687mm或4787mm。这是为了在使用时进行校核和减少误差。正确读数:使用水准仪的十字丝横丝,按照从小到大的方向在水准尺上进行读数。读取时,需要依次读出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四位数字。
6、双面尺必须成对使用,两根尺黑面起始读数为零,红面起始读数分别为4687mm和4787mm,就四等水准测量来说。比如4687这把水准尺,如果黑面读数为1000mm,假定没有误差,则红面读数应该是5687mm。但是实际上测量总是有一定误差,所以黑红面读数差(黑面读数+4687-红面读数)的大小能反映观测精度的高低。
关于水准仪红,以及水准仪红黑面高差之差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国产红外线水平仪排行榜
下一篇
工程测量多少钱一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