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准仪 > 正文

水准仪的精确视距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水准仪的精确视距,以及水准仪的精准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如何计算四等水准测量的视距?

1、三四等水准测量中视距的计算方法是,标尺(上丝读数减上丝读数)×100,即为后(前)视距离。水准测量中,前、后视距的长度,和前、后视距差是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一项指标。

2、四等水准测量中,上、下丝读数之差乘以100得到水准仪到水准尺之间的距离,单位是“米”。计算公式:视距=(上丝读数-下丝读数)×100,单位是“米”。

水准仪的精确视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视距差是前视和后视时仪器距离水准尺的距离,二者相减计算即可。无论是电子水准仪还是传统的人工读数水准仪,都要求前后尺视距差及其累计差不能超过一定的数值,这在有关规范中有明确规定。

水准仪的视距怎么算的?

1、视距(仪器到水准尺的距离)=下丝读数-上丝读数。新的仪器一般是正像的,所以视距)=上丝读数-下丝读数。不管是正像还是倒像,记住一点,用大数减小数就对了。

2、上丝和下丝在望远镜里叫做视距丝。一般的国产水准仪的视距乘常数是100 。也就是说尺上的1mm等于视距10cm(1mm×100=100mm=10cm)换句话说用望远镜看塔尺的话1cm等于视距1m。

水准仪的精确视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水准黑面标尺的(上丝—下丝)×100=视距,单位为M。前视距+后视距=测站距离。按规水准测量的四等,等级范要求,前后视距的差值不能超多一定的数值。

4、旋转水准仪照准部照准后视尺,记录上丝和下丝的读数在草稿本上,迅速利用公式:视距=(上丝-下丝)*100,得出后视距。比较前后视距,如果在限差范围内则可以进行正式观测记录。

水准仪的***范围

二等水准测量精度:在平坦地区,基线长度不超过50km,高差测量精度要求在±2mm/km以内。三等水准测量精度:在平坦地区,基线长度不超过100km,高差测量精度要求在±5mm/km以内。

水准仪测量范围是50米到200米。全站仪有棱镜的话最远可达10000米、无棱镜的话最远有1500米。经纬仪一般1000米。水准仪: 可以测高差,带度盘的可以大致定向。经纬仪: 可以测角度,压线和前方交会放样。

在工程测量规范中,四等水准测量的容许闭合差,L为水准路线长度(km),这是平地上测量时的要求。如果是山区,计算容许闭合差,n为测站数。当闭合差在容许范围内,则认为达到精度要求。

为了保证观测精度,对高差闭合差应作出一定的限制,即计算所得高差闭合差fh应在规定的容许范围内。计算高差闭合差fh不超过容许值(即fh≤fh容)时,认为外业观测合格,否则应查明原因返工重测,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i角的范围不应大于15度。用于二等水准测量的水准仪i角不应大于15度,用于其他等级水准测量的水准仪i角不应大于20″。否则,应进行水准仪水准管平行于视准轴的校正。

要满足你施工的精度需要,当然误差越小越好,但是任何测量误差必须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四等可以精确到毫米,二等以上要用精密水准仪,可以到0.1毫米。

关于水准仪的精确视距,以及水准仪的精准度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