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为大家讲解水准仪i角误差876秒,以及水准测量i角误差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水准仪i角的检验和校正过程是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将仪器绕竖轴旋转180。先转动脚螺旋,使气泡移动偏歪值的一半,然后稍旋松圆水准器底部中央固定螺钉,用校正针拨动圆水准器校正螺钉,使气泡居中。
接下来,架设仪器于D点,立尺于BC点,B尺读数为a2,C尺读数为b2,如图所示。然后,h1=a1-b1+△,h2=a2-b2-△,所以△=1/2[(a2-b2)-(a1-b1)],如图所示。
I角误差调校步骤:工具准备:塔尺(最好有mm刻画)两根,水准仪脚架一付,调校针一根。
水准仪i角的测定办法,如图所示:将水准仪置平在二支水准标尺的中间,仪器距标尺约30米或40米,前后大约等距离,读取标尺上的读数得到二点的高差值。
然后水准仪于A点大概6米处,观测两点高差并记录。比较两高差,若高差小于2毫米,则不用调校;若大于则应调校i角。
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轴相互不平行,存在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在 铅垂面上的投影称为仪器的i角误差;精密水准仪i角的限差是20;在水准测量中为了消除i角误差对观测精度的影响,应力求前后视距相等。
水准仪的水准管轴与视准轴是空间的两直线,投影在垂直面上所形成的夹角称为i角误差。
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之偏角为水准仪的i角误差。为了消除i角误差对测站高差的影响,在测站中应使仪器到前视尺和后视尺的距离大致相等。
i角:在测量学中,当水准仪的水准管轴在空间平行于望远镜的视准轴时,它们在竖直面上的投影是平行的,若两轴不平行,则在竖直面上的投影也不平行,其交角 i 称为 i 角误差。
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轴相互不平行,存在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在 铅垂面上的投影称为仪器的i角误差;精密水准仪i角的限差是20″;在水准测量中为了消除i角误差对观测精度的影响,应力求前后视距相等。
i角。在测量学中,当水准仪的水准管轴在空间平行于望远镜的视准轴时,它们在竖直面上的投影是平行的,若两轴不平行,则在竖直面上的投影也不平行,其交角i称为i角误差。
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之偏角为水准仪的i角误差。为了消除i角误差对测站高差的影响,在测站中应使仪器到前视尺和后视尺的距离大致相等。
水准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面高程差异的仪器。在水准仪的测量过程中,水准管轴和望远镜视准轴必须保持平行,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而当两者不平行时,在竖直面上的投影也不再平行,就会导致测量误差。
第一,i角误差(又可称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误差)。即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在竖直面上投影的夹角。第二,调焦误差。若照准前后尺均调焦,必使i角高度不一致,从而引起读数误差。前后视距相等则可避免。
仪器误差 水准仪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以保证各轴线满足条件。
水准仪i角的测定办法,如图所示:将水准仪置平在二支水准标尺的中间,仪器距标尺约30米或40米,前后大约等距离,读取标尺上的读数得到二点的高差值。
I角误差调校步骤:\x0d\x0a 工具准备:塔尺(最好有mm刻画)两根,水准仪脚架一付,调校针一根。
水准仪i角的检验和校正过程是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将仪器绕竖轴旋转180。先转动脚螺旋,使气泡移动偏歪值的一半,然后稍旋松圆水准器底部中央固定螺钉,用校正针拨动圆水准器校正螺钉,使气泡居中。
校准水准仪的视准轴误差(i角误差)有2种方法:1是用平行光校准管调校,2是在空旷地方手动调校。手动调校方法可以选择AXXB或者AXBX。
如图所示。最后,可以求得i角的值,当i角大于15秒时,说明超限,i=(10*△),如图所示。总结:架设仪器A点,测得a1b1。架设仪器D点,测得a2b2。求得△=1/2[(a2-b2)-(a1-b1)]。求得i=(10*△)。
关于水准仪i角误差876秒和水准测量i角误差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水准测量i角误差、水准仪i角误差876秒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工程测量闭合什么意思
下一篇
测绘仪器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