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准仪 > 正文

水准仪路面坡度计算公式

接下来为大家讲解水准仪路面坡度计算公式,以及水准仪放坡度方法教学***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坡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坡度=(高程差/水平距离)x100 坡度=(高程差/水平距离)x100%,坡度(slope)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h和水平距离l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用字母i表示。即h:l=i。

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2米;1%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依次类推。

水准仪路面坡度计算公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百分比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坡度=(高程差/路程)x100%,即两点的高程差与其路程的百分比。例如:坡度3%是指路程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1%是指路程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表示坡度最为常用的方法,即两点的高程差与其水平距离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坡度 = (高程差/水平距离)x100%,使用百分比表示时,即:i=h/l×100%。

其计算公式为:坡长=坡的高度/Sin(arctan坡比);Sin——正弦函数;arctan——反正切函数;坡的高度=坡顶高程—坡底高程。坡长通常是指地面上一点沿水流方向到其流向起点间的最大地面距离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

水准仪路面坡度计算公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坡度计算公式是:i=tanα=H/L (α表示斜坡的倾斜角,H表示铅直高度,L表示水平宽度)。

如何用高差公式计算坡度?

1、坡度=(高差÷水平距离)×100%。例如:高差30mm,水平距离1000,坡度=(30÷100)100%=3 高差=水平距离×坡度。例如:水平距离2000mm,坡度2%, 高差=(2000×2)÷100=40(mm)。高差是两点间高程之差,即终点高程减起点高程。

2、可以根据两点的标高差,再除以水平距离,就是坡度。坡度(slope)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h和水平距离l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用字母i表示。

3、i=h/lx100%。公式描述:公式中h为高度差,l为水平距离,i为坡度。表示坡度最为常用的方法,即两点的高程差与其水平距离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坡度=(高程差/水平距离)x100%。

水准仪测量工程时如何计算高程及坡度?

1、水准仪高程的计算公式如下: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 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 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

2、水准仪高程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水准仪是在17~18世纪发明了望远镜和水准器后出现的。

3、水准仪计算标高的公式为前视尺读数+反视尺读数+仪器高-观测点仪器高。前视尺读数的定义 从基准点(通常是已知标高点)到观测点之间的垂直距离,正值表示高出基准点,负值表示低于基准点。

4、高程公式水准测量高程的公式为:前视点高程=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即前一点的高程等于后一点的高程加上二点间的高差。高差等于后尺读数减前尺读数。

5、水准仪测量高程算法如下:当用水准仪测量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计算待测高程时,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即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待测高程=已知高程+高差。

6、方法一:用水准仪,先对后视读数,也就是把塔尺放在已知高程的水准点上,读出读数(记为后视读数);再把塔尺放在要测的点上,读出读数(记为前视读数)。

关于水准仪路面坡度计算公式和水准仪放坡度方法教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水准仪放坡度方法教学***、水准仪路面坡度计算公式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