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郑州三鼎水准仪塔尺,以及水准仪塔尺规格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水准测量应注意问题:测量前,水准仪要进行检验与校正,测站地面要坚实,脚架应踩稳,防止碰动,前后视线要尽量等长,视线不宜过长(100m)。水准管上一般刻有间隔为2mm的分划线,分划线的中点0,称为水准管零点。
四等水准测量 控制测量除了要完成平面控制测量外,还要进行高程控制测量。小区域地形测图或施工测量中,多***用四等水准测量作为高程控制测量的首级控制。
方法:通过水准仪观测架设在两个点上的塔尺,水准仪在两个塔尺上的读数相减,得到两塔尺对应的点的高差。经纬仪。原理:仪器可以水平旋转和竖直旋转,对应的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会跟随仪器旋转而旋转。
水准仪整平后对准5米的塔尺或3米木质双面标尺,水准仪调焦后可以清楚地看清标尺三条横线时,精确地读出三条横线的读数,厘米是精读的,毫米是估读的,上丝和下丝读数之差乘以100是水准仪到标尺的距离,中丝是标高。
在使用水准仪时,我们需要注意观察气泡的位置。气泡是用来表示水平度的指示器,当气泡在水平线上时,说明测量的物体水平度较高,反之则说明水平度较低。因此,气泡在哪边是高的,就取决于测量的物体当前的水平度状态。
水准标尺在构造上应保证全长笔直,并且尺身不易发生长度和弯扭等变形。一般精密水准标尺的木质尺身均应以经过特殊处理的优质木料制作。
1、水准仪测标高计算公式图解: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 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
2、水准仪测量标高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架平水平仪。标尺立于高程控制点读数(简称后视读数)。然后把标尺立于要测点读数(前视读数)然后用后视读数加上控制点高程减去前视读数即可得到测点的高程。
3、一般测量标高的方式是:架平水平仪;标尺立于高程控制点读数(简称后视读数) ;然后把标尺立于要测点读数(前视读数) ;然后用后视读数加上控制点高程减去前视读数即可得到测点的高程。
4、水准仪计算标高的公式为前视尺读数+反视尺读数+仪器高-观测点仪器高。前视尺读数的定义 从基准点(通常是已知标高点)到观测点之间的垂直距离,正值表示高出基准点,负值表示低于基准点。
5、那就能算出另外一个点的高度,公式就是楼上说的:前视点高程=后视点高程+后视标尺读数-前视标尺读数。
6、使用水准仪测量标高的步骤如下: 设置基准点:选择一个已知标高的点,通常是已知高程的测量点,将其作为基准点。确保该点的高程已知且准确。 安装水准仪:将水准仪放置在一个稳定的支架上,并确保它水平稳固。
黑红读数 两者是相互检校的。 不过现在很少这样的木尺子了。
肯定是看水准仪目镜里面十字丝所对的点,塔尺读数有正的有倒的,读数的时候要注意。塔尺上数字的上面有点,有一点就是1米,有2点就是2米,比如十字丝所对的数字是5,上面有2点,读数就是5米。
看你读哪种尺子了。三等用板尺。一格是一公分。分黑红两面。4等5等是塔尺。一格是0.5公分。
厘米是精读的,毫米是估读的,上丝和下丝读数之差乘以100是水准仪到标尺的距离,中丝是标高,3米标尺读取的方法同上。
每个E都平均分为5个部分,剩下的分5个部分,比如16——17吧,就分为10个刻度,你可以直接读出,还有就是如果不是刚好,要估读,下图就可以读为1538,注意,读数时不要有小数点。塔尺为水准尺的一种。
水准测量又名“几何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按尺上读数推算两点间的高差。
关于郑州三鼎水准仪塔尺,以及水准仪塔尺规格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