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为大家讲解使用水准仪计算开挖深度,以及使用水准仪怎么计算开挖深度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1、后视读数+高程-前视读数(把塔尺放到挖的基坑时的读数),计算出来的数就是基坑深度。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
2、用皮尺量一下深度即可。也可以用水准仪测量出高差,最便捷的办法用全站仪配合棱镜直接测量基坑高差。也可根据龙门板上的正负零标高,直接测量基槽的开挖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没事时,翻翻书啊,这是一个最简单的测量方法,***技术多年,测量书一直带着身边。举个例子吧:假设已知水平点高程为10,那么将塔尺放在已知点上,读数为15(为后视),也就是仪器视线高程,简称仪高。
4、要求出基坑的深度,必须先得到两个数据:基坑顶标高和基坑底的标高。则基坑深度=基坑顶标高-基坑底标高。
5、操作方法 01 水准测量的 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垂直竖立于两点的水准标尺的度数,以测定两点之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后视读数+高程-前视读数(把塔尺放到挖的基坑时的读数),计算出来的数就是基坑深度。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
不需要仪器高搅进去!仪器架稳、调平后,塔尺放±0.000上度数1,在放坑底度数2,两个度数之差就是坑底的标高,与图纸比,差多少再挖多少,最后复查一遍。
用皮尺量一下深度即可。也可以用水准仪测量出高差,最便捷的办法用全站仪配合棱镜直接测量基坑高差。也可根据龙门板上的正负零标高,直接测量基槽的开挖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没事时,翻翻书啊,这是一个最简单的测量方法,***技术多年,测量书一直带着身边。举个例子吧:假设已知水平点高程为10,那么将塔尺放在已知点上,读数为15(为后视),也就是仪器视线高程,简称仪高。
看图纸上有没有沟底标高。如果有的话,可以这样做:将水准尺置于已知标高上,将水准仪架好调平(现在都是自安平的),读水准尺的读数;将水准尺移到待挖沟的地面处(水准仪不动),再读一个读数。
操作方法 01 水准测量的 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垂直竖立于两点的水准标尺的度数,以测定两点之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1、后视读数+高程-前视读数(把塔尺放到挖的基坑时的读数),计算出来的数就是基坑深度。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
2、再读一个读数。用前一个读数减后一个读数,就得出地面的标高。沟底标高见地面标高就是开挖的深度。由于地面不是平整的,你需要在开挖地段每隔5米(地面平整的话,10米也可以)测一下地面标高,计算在该点的开挖深度。
3、用皮尺量一下深度即可。也可以用水准仪测量出高差,最便捷的办法用全站仪配合棱镜直接测量基坑高差。也可根据龙门板上的正负零标高,直接测量基槽的开挖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水准仪测量标高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架平水平仪。标尺立于高程控制点读数(简称后视读数)。然后把标尺立于要测点读数(前视读数)然后用后视读数加上控制点高程减去前视读数即可得到测点的高程。
5、方法一:用水准仪,先对后视读数,也就是把塔尺放在已知高程的水准点上,读出读数(记为后视读数);再把塔尺放在要测的点上,读出读数(记为前视读数)。
6、然后先反算一下坑底(15m)的高程,应该为仪高减去坑底高程(应该已知此数据)得出塔尺的读数即为前视,然后挖基坑时用水准仪一直复核前视是否达到即可。
关于使用水准仪计算开挖深度,以及使用水准仪怎么计算开挖深度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