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准仪 > 正文

水准仪测出来的数据怎么计算

今天给大家分享水准仪怎么算出来的,其中也会对水准仪测出来的数据怎么计算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简述信息一览:

水准测量高程公式及测量方法

水准仪高程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水准仪是在17~18世纪发明了望远镜和水准器后出现的。

方法一:用水准仪,先对后视读数,也就是把塔尺放在已知高程的水准点上,读出读数(记为后视读数);再把塔尺放在要测的点上,读出读数(记为前视读数)。

 水准仪测出来的数据怎么计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水准仪高程的计算公式如下: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 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 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

水准测量怎样计算?

1、以黑面为准,如红面小于黑面,那么肯定红黑加减100。计算如下:后尺黑面中丝读数减前尺中丝读数=黑面高差中数 后尺红面中丝读数减前尺中丝读数=红面高差中数 取其平均值即为高差中数。水准对尺2把尺子常数分别为4687和4787。

2、步骤1 瞄准后视标尺 黑面,读取下丝,上丝,中丝读数。(如果不是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读数前还需要精平)计算: 后视距离=100×(下丝-上丝)02 步骤2 瞄准前视标尺 黑面,读取下丝,上丝,中丝读数。

 水准仪测出来的数据怎么计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如果不等于零,便产生闭合差,fh=∑h往+∑h返,其值不应超高容许值:∣fh∣≤∣ fh容∣。公路水准测量容许值符合下表的规定。

4、若没有距离,可以用测站来计算,方法一样。就是每个测段里摆了几个测站,总共几个测站,闭合差除总测站再乘每个测段里的测站数,就是高差改正数。

5、水准仪高程的计算公式如下: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 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 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

水准仪怎么计算?

水准仪高程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水准仪是在17~18世纪发明了望远镜和水准器后出现的。

水准仪高程的计算公式如下: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 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 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

水准仪高程的计算公式如下: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 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

水准仪测量高程算法如下:当用水准仪测量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计算待测高程时,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即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待测高程=已知高程+高差。

水准仪的计算公式

1、水准仪高程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水准仪是在17~18世纪发明了望远镜和水准器后出现的。

2、水准仪计算标高的公式为前视尺读数+反视尺读数+仪器高-观测点仪器高。前视尺读数的定义 从基准点(通常是已知标高点)到观测点之间的垂直距离,正值表示高出基准点,负值表示低于基准点。

3、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 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

4、如果已知A点的高程HA,则B点高程HB=HA+hab。B点的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来计算,即Hi=HA+a、HB=Hi-b。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地面A、B两点,A为水准点,B为待定点。

关于水准仪怎么算出来的和水准仪测出来的数据怎么计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水准仪测出来的数据怎么计算、水准仪怎么算出来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