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程的计算一般有两种方法,高差法和视线高法。水准仪的话就是 高程=后视-前视,经纬仪的话就是利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计算,如果是全站仪,那么就可以直接在仪器里显示了。
然后同样地测量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公式为: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高程:地面上某点到某一水平面的垂直距离。分绝对高程(即海拔)和假定高程(离假定水平面的垂直距离,即相对高度)。
A点高程与B点高程的绝对基面是同一个,如测绘中的海拔高度,那高程差就是90减去41。
1、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垂直竖立于两点的水准标尺的度数,以测定两点之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四等水准测量,目的是直接提供地形测图和各项工程建设所必需的高程控制点。
2、四等水准测量是一种基础性的测量方法,主要用于测量地形起伏和工程建设中地面高程的差异。下面我将按照步骤为您介绍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和流程。
3、水准测量国家等级划分为四等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的等级是根据国家水准网来定的。国家水准网布设成一等、二等、三等、四等4个等级。
1、水平角值=后一目标的平均归零方向值减去前一目标的平均归零方向。
2、你这个有多个测回啊,每个测回都有方向值,每个方向的各测回方向值的平均值即为各测回的平均方向值。
3、第七组数据:观测目标A,方向值:330°15′;观测目标B,方向值:50°30′;第八组数据:观测目标A,方向值:70°00′;观测目标B,方向值:160°30′;计算水平角:89°30′。
4、依据表来算,具体如下:表中有两次测回,一个测回包含两次半测回。第一次:站在O点 读盘在左边,先瞄准A点 读数A左=0 05 30 再瞄准B点 读数B左=120 18 24 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半测回 。
5、水平角观测记录表平均值计算公式是:(后视倒境减后视正境)除2加(前视倒境减前视正境)除2。(前视倒境减后视倒境加前视正境)除2。
1、地面A、B两点,A为水准点,B为待定点。水准测量时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根据水准仪在两点竖立的水准尺上的读数,先求得两点之间的高差。如果其中一个点的高程为已知,就可以求得另一个点的高程。
2、相对水准测量 相对水准测量是指通过建立高程基准点,***用水准仪和水准尺等仪器,测量地面各点的高程差异。具体测量步骤如下:首先选择一点作为起点,将水准仪在该点进行校正调平。
3、步骤1 瞄准后视标尺 黑面,读取下丝,上丝,中丝读数。(如果不是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读数前还需要精平)计算: 后视距离=100×(下丝-上丝)02 步骤2 瞄准前视标尺 黑面,读取下丝,上丝,中丝读数。
关于工程测量水准观测表格图和工程测量水准测量表格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工程测量水准测量表格、工程测量水准观测表格图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